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贷款会根据还款情况进行分级,在这一过程中贷款有关注和不良的产生,这是银行为赚钱正常贷款所支付的一种“成本”,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计算的。这部分成本在银行经营收入中取出来去填这一成本,是计提贷款减值准备。
银行会在经营中对所有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对银行因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的准备金,一般称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损失准备”或者“拨备”。
拨备,通常包括专项拨备和一般准备。专项拨备指针对非正常类贷款(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计提的减值准备;一般准备指在专项准备不足以覆盖资产潜在风险,或者专项准备总额无法满足监管要求时,额外计提的拨备。一般准备通常以正常贷款余额为基数计提,也有以全部贷款或全部贷款减去专项准备后余额为基数的。
拨备是预估的损失。比如发放100万的贷款,预估有3%的损失率,就需要拨出3万元。这100万贷款,其中97万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客户贷款与垫款”科目,3万元作为当期的经营成本,计入利润表的营业支出里,科目名“资产减值损失”。
当然这些钱还是在银行,只是放在一个专门用来应付日后真的损失了,如果数量没有超过预估的损失,直接核销掉。核销之后假定损失变成真实损失,对利润表和资产负责表都没有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计提拨备,主要依赖对资产预期损失的估算。有条件的银行采用内部模型法估算(也就是高级法核算),其他银行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操作。
财政部和金融监管总局都有要求。一般监管中要求“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150%”且“贷款减值准备/贷款余额≥2.5%”。这两个指标,前一个就是“拨备覆盖率”,简称“拨备率”。后一个为“贷款拨备率”,简称为“拨贷比”。
银行除了按照要求计提拨备以外,还可以主动以更高的标准计提拨备,超出最低要求的称之为“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不良贷款=不良贷款/贷款余额。拨贷比=
。从该公式可以推导出满足拨贷比2.5%、拨备覆盖率150%的不良贷款数值大约为1.67%。
在银行不良贷款率小于1.67%时,银行只要拨贷比满足2.5%,拨备覆盖率必然大于150%;反之,当不良贷款率大于等于1.67%时,银行主要盯着拨备覆盖率,只要拨备覆盖率大于150%,则拨贷比必然大于2.5%。
在专项准备不能满足监管要求的时候,需要计提一般准备。不足的部分从正常贷款或全部贷款中提取。
假设某银行贷款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贷款五级分类中关注类以下的计提了专项准备70亿元,由于不良率小于1.67%,需要满足拨贷比2.5%的监管要求,需要计提250亿元的拨备,其中专项拨备计提了70亿元,银行需要另外计提180亿元(1万亿*2.5%=250亿元)的一般准备,以全部贷款为基数为1.8%。这时计提的拨备覆盖率为250/(10000*0.01=100)=2.5=250%。
假设某银行贷款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3%,贷款五级分类中关注类以下的计提了专项准备180亿元,由于不良率大于1.67%,需要满足拨备覆盖率150%的监管要求,其中不良贷款有300亿元,那么需要计提拨备450亿元才能满足拨备覆盖率的要求,当然这时肯定业满足拨贷比2.5%的要求(450/10000=4.5%)。由于已经计提了专项准备180亿元,另外需要计提270亿元的一般准备,以全部贷款为基数需要计提2.7%的一般准备。
计提的拨备会放到一个单独地方。在需要银行承担风险的资产中都会通过附注披露资产原值、拨备及净值数据。可以在附注中看到每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包括本年新增、本年划转、本年回拨的相关内容。
表1 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减值准备变动
表1为2022年工商银行财务报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减值准备变动情况。从上面可以看到本年(回拨)/计提、本年核销及转出、收回已核销贷款。
计提就是按照要求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一般为本年新增的。
回拨是把资金从减值准备(损失)里面拿出来,回到银行正常账册上的行为。
转出指某些不良资产进行了重组,变成了对其他主体的债权甚至变成了该公司或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者对相关资产处理后归还了不良贷款,导致债权和拨备都不存在了。
核销是将损失从不良贷款账本里面划掉,同时把拨备也从减值损失里面消除,核销影响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以及拨贷比等监管指标。
期末减值准备余额=期初减值准备余额+本期减值损失-已减值利息收入-本年核销+收回以前年度核销
拨备中的一般准备和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里面的一般准备不是一个东西。谈拨备时的一般准备是计提的超出专项准备之外的贷款损失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里面的一般准备科目,是银行税后利润的一部分,用以弥补未来莫须有的损失的(这个是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银行没有达到监管指标的时候,为什么不管,为什么不强制要求增加拨备计提。这和银行监管方面的一个指导理论动态拨备理论有关。所谓动态拨备理论,指金融监管机构需要依据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银行贷款分类偏离度、贷款损失变化趋势等因素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高的时候,拨备覆盖率会对银行利润表形成很大压力。经济较高的时候,较高拨备是为了引导银行为可能得经济下行做准备。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不良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过高的拨备覆盖率,增加银行资本,释放信贷,反之,亦然。
拨备作为成本计入银行利润表,计提的多寡直接影响银行的当期利润。影响银行的每股收益。
不良资产核销的影响,正常情况下核销会影响拨备覆盖率、拨贷比、不良资产率等。不良资产核销就不需要对其计提拨备,会降低拨备的计提数量,提升银行的利润,也提升拨贷比,提升不良资产率。但是监管对核销有严格要求,不允许随便核销不良资产。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狂文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