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毛泽东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在当时的重要意义。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分析,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3.审美鉴赏与创造:鉴赏文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运用的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
4.文化传承与理解:提高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教学过程】
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能让人紧跟时代步伐,让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广阔。正确的理论,需要人们用学来的知识总结;陈旧的思想,更需要人们用学来的知识改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对每个人很重要,对一个集体、 一个政党更加重要。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到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党内主观主义的学风、宗派主义的党风、党八股的文风成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严重障碍。
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顿党的作风、进行马列主义教育的运动。
毛泽东于1941年和1942年分别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整顿三风”,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但党内历次“左”“右”倾错误思想尚未肃清,仍存在着党风不正、学风不正和文风不正的问题。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
1941年初,中共中央集中延安120多名高级干部学习马列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
5月19日,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严肃地提出了党内反对主观主义的斗争任务。
同年七八月间,党中央号召全党加强调查研究,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党性锻炼。这是全党整风的预备阶段。
“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们,特别是党的干部;
“学习”是指全党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
“改造”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
标题中为什么选用“改造”这个动词?能不能换用“改变”或者“改进”?
“改造”在这里有“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的意思,它包含“改”(改变)和“造”(创造)两个语素,体现了在学风问题上破旧立新的精神。
“改变”没有强调“立新”这一面,“改进”比较强调“有所进步”而没有强调“破旧”这一面,因此这两个词不能代替“改造”。
引论部分: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
本论部分: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 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二、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三、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结论部分:四、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全文的论述结构:明确主张——阐释理由——提出建议
第一部分结尾写到“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现象”,“很好的现象”指的是哪些方面?
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②.对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认识日益深刻和丰富。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日益结合。
④.二者的结合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明确】把“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进行结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二者结合、统一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达到救国救民这一学习目的的关键。
第二部分从三个方面反思了我党现在学习中存在的哪些缺点?产生了什么危害?
三方面 | 存在的缺点 | 产生的危害 |
研究 现状 | 不系统、不周密,研究氛围不浓厚。 | 满足于一知半解,夸夸其谈。 凭一知半解、想当然发号施令。 |
研究 历史 | 没能有组织地进行,研究氛围不浓厚。 | 对自己的历史懂得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
学习 国际 经验 | 不是为革命实践而学习,而是为了单纯的学习。 | 理论和实践分离。对中国问题无兴趣,不会用理论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
任务探究四,第一二部分写作思路小结
文章一二部分围绕“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一核心正反对照来写:
第一部分总结了中国革命实践中把二者结合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部分从学习制度和学习方法上反思了在研究“中国实际”和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时存在的缺点,产生的危害,明确了“学习改造”的必要性。
为此,作者在第三部分深挖根源,将“主观主义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进行了对照。
小结:根据以上从五个角度对两种态度进行的对比,可以得出关于“学习改造”的结论
改造的目标:消除主观主义态度及作风,推行马列主义态度及作风。
改造的关键之处:
①研究中国实际问题:杜绝凭主观,凭热情,忽视客观实际的行为;倡导注重实际,实事求是的行为。
②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杜绝单纯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理论和实际分离的方法;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的方法。
分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是毛泽东引用明代文学家解缙的话。
前一句把那些学习根基不深厚的人比喻为芦苇,只会随风摇摆,四处附和;
后一句把那些倚老卖老、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喻为竹笋,空有其表,华而不实。
毛泽东以此作比喻论证,给那些主观主义者画像,从而形象有力地讽刺了主观主义学风。
4、第四部分提出的具体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有哪些?
①研究周围的环境②研究中国的历史③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一个自然段对这一部分进行小结,指出“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第一部分以叙代议,以时间顺序梳理革命实践、证明自身观点;
第二部分用的是例证法;
第三部分主要用的是对比法(主观主义态度与马列主义态度对照)
引证法(引用马、恩、列、斯的教导)
喻证法(用射箭要有的放矢,芦苇、竹笋的比喻来证明观点)
举例论证: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前半部分运用概括性事例做论据,第二部分的后半部分运用具体事例做论据,论证充分有力。
引用论证:多次引用革命导师的论断,增强了说服力。引用对联进行批判,增加了形象性。
比喻论证:“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些都形象生动地把有主观主义作风表现了出来,有辛辣的批评作用,增强了论证效果。
《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三部分的主旨在“反复地说明”,这一部分是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
不是。作者虽然说要“反复地说明”,但这一部分内容并不是第二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反复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加充分。从论证角度来说,这部分虽也谈到主观主义的表现、危害等,但在概括归纳其表现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分析,将其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类型,并指出其特点,在揭示其危害的同时还揭露出它的实质,指明对待它应有的态度。同时,在这部分中不是单写主观主义的态度,而是将它与马列主义的态度相对照,从而更加突出了改造学风的迫切性。
1.语言的准确性
①用词恰当。如第一部分在谈到我党“幼年”时期和“现在”对马列主义认识上的差距时,分别称之为“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和“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②是用词有分寸,如“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基本”二字很有分寸,表明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的任务。
2.语言的鲜明性
①是表现在作者善于进行正反对比,如他们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理论和实际统一。他们既然违背了这条原则,于是就自己造出了一条相反的原则:理论和实际分离。
②是表现在爱憎分明的态度上,如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3.语言的生动性
善用口语和成语,如“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等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用“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灵活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古为今用。多处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用“留声机”比喻留学生一切照搬外国,用“瞎子摸鱼”等比喻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施令,既贴切生动又通俗易懂。文中多处使用排比,如“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语意跌宕,层层深入。对偶,除了引用的对联外,还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狂文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