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经典语录 >

快活如侬有几人:八首著名诗词,来领略诗人笔下精彩的渔翁形象吧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7 08:58:39    

渔翁(或者是渔夫)原本是指以打鱼谋生的普通渔民,他们头戴斗笠、身着蓑衣,或驾驶一叶扁舟,飘荡在江河湖海之上;或手持一支鱼竿,端坐于岸边草丛之中,凭借自己高超的捕鱼技术,来养家糊口。

自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楚辞·渔父》一文中,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一名句,将渔翁塑造成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之后,渔翁的形象在诗人们的笔下变得精彩起来。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渔翁成了桃花源唯一的发现者、见证者;

在柳宗元的《江雪》一诗里,渔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的形象何其孤独高傲、凛然不可犯;

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诗里,渔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他的形象何其神情悠然、襟怀洒脱;

在杨慎的《临江仙》一词里,渔翁“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的形象又成了通晓古今的高人隐士。

同样的一位渔翁,诗人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精巧的构思、酣畅的笔墨,赋予渔翁一种新奇鲜活的精神面貌,让他承载了诗人们的思想与追求,因此,渔翁的形象是如此丰富多彩、引人注目。

笔者精心选取了八首著名的渔翁诗词,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人们笔下精彩的渔翁形象吧:

一、《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渔翁了,在这首五言绝句中,柳宗元塑造了一个幽静寒冷、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刻画了一位孤独高傲、执着倔强的老渔翁,四句诗中的首字组成的“千万孤独”,这实际上就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之后,自身精神状态的真实反映,他虽然孤独,却依然坚强不屈。

二、《渔翁》

唐: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首诗也是柳宗元在永州写下的,柳宗元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情趣盎然的山水渔翁图,诗中的渔翁寄情于山水,遗世而独立,无拘也无束,自由也自在,体现了柳宗元向往回归自然、追求自由人生的的理想生活境界。

三、《淮上渔者》

唐: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郑谷是晚唐著名诗人,因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因《鹧鸪》一诗得名,人称“郑鹧鸪”。他与诗僧齐己“一字师”的故事广为流传。

他的这首诗描写了淮河上的一位白发老渔翁,他带领家人以船为家,逐水而居,辛勤劳作。当他捕获一条肥美的鲈鱼后,儿孙们立马在荻花地里生火煮鱼,全家人一起愉快地享受着劳动的成果。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活泼,将老渔翁一家温馨的天伦之乐描绘得淋漓尽致。

四、《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渔歌子》,作者张志和是一位睿智的隐士,他少年时期就以神童闻名,在二十多岁就因平叛“安史之乱”有功,被唐肃宗授予正三品的左金吾卫大将军。后因母亲、妻子先后去世,张志和无意于官场,他携唐肃宗赠予的渔童、樵青两个奴婢,隐居在湖州城西的西塞山,自号为“烟波钓徒”。

张志和不但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他在写出这首《渔歌子》之后,依照诗中的内容做了一幅画,唐朝画家朱景玄在《唐朝名画录》一书中评论道:“张乃为卷轴,随句赋像,人物、舟船、鸟兽、烟波、风月,皆依其文,曲尽其妙,为世之雅律,深得其态。……非画之本法,故目为逸品,盖前古未之有也。

诗中的渔翁,超然于物外,悠然于山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深得道家思想的精髓,不愧是“玄真子”。

五、《渔父》二首其一

南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这是一首题画诗,李煜借描写自由和率性的渔翁之机,表达了自己追求闲适自由、向往隐逸遁世的思想情趣。

写这首诗时,李煜有着自己独特的考虑:李煜排行老六,上面有个大哥李弘冀,李弘冀颇有军事才能,被南唐中主李璟立为太子。李煜相貌奇特,有着像项羽一样的重瞳,这引起了李弘冀的猜忌。

帝王家的兄弟不好做啊,为了争夺皇位,弄不好就是骨肉相残、家破人亡,李煜深知这一点。为了表明自己无意争位,让兄长放心,他自号为“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政事一概不问,只醉心于经书典籍、悠游于山水之间。

有一次,南唐著名的宫廷画家卫贤画了一幅《春江钓叟图》,请李煜欣赏,赏完之后,卫贤请李煜在画上题诗。李煜灵机一动,这也是展现我遁世之思的机会啊,于是他在画上题写两首《渔父》,另外一首的内容是:“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醉翁之意不在酒,渔翁之意不在鱼,李煜笔下的渔翁在意的是自身的安危啊。

六、《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四十六岁的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时苏州发生严重水灾,范仲淹为了治理水患,他带领苏州民众兴修水利,疏通河渠,导引太湖水流入大海。

有一天,范仲淹在察看灾情时,他目睹了在风急浪高的江面上,有一叶扁舟,忽浮忽沉地撒网捕鱼,他感慨不已,写下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渔民的关切与同情之心。

这种忠君爱民的崇高思想始终贯穿在范仲淹的心中,十二年之后,他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

七、《鹊桥仙·一竿风月》

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一支钓竿,早出晚归,一身蓑衣,顶风冒雨,我家就住在富春江畔严子陵钓台的西边。卖鱼的时候,生怕走到城门的近前,更不用说要到闹市的深处去了。

潮生的时候,划桨驾船出去,潮平的时候,停船系缆捕鱼,潮落的时候,高唱渔歌回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汉朝隐居垂钓的严光、严子陵,而我更愿是一位默默无名的渔父。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初,官拜枢密使、四川宣抚使的王炎招募陆游入川,陆游极为兴奋,他立刻只身前往南郑,这是他一生之中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提笔写了一篇《平戎策》,提出了“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的战略规划。

当年的十月,南宋朝廷否决了王炎提交的《平戎策》,并将王炎调回京城,他在南郑的幕府被迫解散,陆游的出师北伐计划也毁于一旦。后来,陆游怀着忧伤失望的心情回到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故乡隐居。

陆游在词中描绘的那位隐居江湖、弃绝红尘、捕鱼为生的渔父,分明是他自己啊,一位不得不隐居江湖的失路英雄,他的无奈与不甘只能借渔父的形象来抒发表达。

八、《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时任翰林院修撰的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触怒了明世宗朱厚熜,被削夺官爵,施以廷杖,几乎之死,然后发配到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充军。

当杨慎被军士押着来到湖北的江陵,准备渡江时,他欣赏着长江边上、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他注意到岸边有两位头发斑白的渔翁和樵夫,一边在喝酒,一边在议论着什么。这一幕让杨慎顿生感慨,他请军士拿出纸笔,随即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临江仙》。

长江之水滚滚东流,昼夜不息,多少英雄豪杰就像这奔腾的浪花般消逝,是与非、成与败,转眼就烟消云散,成为一场空。只有那青山依然不老,夕阳依旧无限美好。

白发的渔翁和樵夫,早已看惯了春秋四时的变化,他俩一见面就痛快地畅饮聊天,古往今来的多少纷纷扰扰,都成为他们笑谈间的话题。

杨慎在这首词中着力塑造了两位白发渔樵的形象,很显然,这两位不是普通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他们有着淡泊超脱的襟怀,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举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宁静与淡泊。

这分明是写杨慎自己啊,在经历一番大彻大悟之后,他凭借白发渔樵的形象,展现了自己鄙夷世俗、淡泊旷达的情怀,表达了他的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后来,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毛宗岗父子在点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将这首《临江仙》放在《三国演义》的篇首作为开篇词,从而引人注目。再后来,这首词作为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变得家喻户晓。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狂文网 琼ICP备2023010365号-51